古时候,有一位丞相外出办事,当时正值盛夏,在归来的途中,随身携带的水都喝完了,丞相口渴难耐,便到附近的一户农家讨水喝。
到了农户家后,只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童在家,丞相的护卫说明了来意后,小男童端上来一大碗凉茶,丞相一饮而尽,喝完后觉得还不过瘾,便又要了第二碗。
小男童又端上来一碗温茶,丞相喝完,已然解渴,感觉舒服了许多。
就在这时,小男童又端上来第三碗茶,这是一碗刚刚沏好的香气四溢的茶,丞相喝得非常舒服。
喝完后,丞相当即就把这个小男童收为了自己的学生。
旁边的护卫非常不理解,丞相说:“小男童前两碗给我的是一碗凉茶一碗温茶,是让我解渴;第三碗给我的是热茶,是让我好好地品尝。这三碗茶背后藏着的,可是他细腻的心思啊!如此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细腻的心思,日后加以培养,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果然,小男童跟着丞相后,不但学富五车博学多才,而且还成为了一位足智多谋的谋士,为国家做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
上面的故事是站在丞相的角度去讲的,如果站在小男童的角度,故事还会是这样的吗?其实,故事的真相是这样的:
那天,小男童的家人去干农活了,只有他一人在家看门。
忽然,家里进来了一大群人,为首的嚷嚷着要喝茶,看样子好像是个大官。小男童当时心里非常害怕,怕茶上慢了要挨打。
可要命的是,家里刚好没有热水了,锅里的热水还没有烧开,于是小男童急中生智,把他父亲喝剩的凉茶倒进碗里端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手下又来催茶,说大官还是很渴。
这时候,凉茶没有了,但锅里的水已经烧得半开,小男童就从锅里舀出一勺温热的水冲了碗茶端了出去。
不一会儿,水烧开了,小男童终于泡出一壶茶,便赶紧沏了一碗端了出去。
在端那三碗茶时,小男童胆战心惊,生怕被发现了他端出了父亲喝剩的茶和用没开的水沏茶,哪有什么细腻的心思。
【大道理】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面临的自身的境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结果。
上天对人命运的安排,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坏事,好事坏事互变,好坏各占一面,有时候我们认为的坏事,有可能会变成好事,会成为我们的机遇,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
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就可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变,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