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普安县在着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中,积极探索企农合作、茶园共建机制,并不断深化利益联结,有力地促进茶企增益、茶农增收进程。
中国黔西南讯 (特约记者 黄太富) 普安县在着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中,积极探索企农合作、茶园共建机制,并不断深化利益联结,有力地促进茶企增益、茶农增收进程。
茶园共建。该县制定企农茶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当地茶农以务工和土地流转等形式积极参与茶园基地建设,让茶农参与茶园建设和管护全过程,并明确参与基地共建的茶农优先有偿参与茶园管理以及茶叶采摘等工作,不断激发茶农生产动力。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60余户茶农与茶企共建基地,负责茶园建设、管护等工作,建成标准化规范化“普安红”等产品原料保供基地470.6亩。
企农合作。该县针对茶农在茶园管护、茶青采摘工作中不规范等问题,县内龙头茶企主动与茶农共商,达成合作协议,由茶企为茶农提供茶苗种植、茶园管理、茶青采摘等培训指导,茶农按照标准、规范的技术管护茶园、采摘茶青,确保茶园产出高质量茶青供给茶企业生产线使用。如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茶源街道联盟村58户茶农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为茶农提供专业的采茶技术指导,茶青质量实现大幅提升。
深化利益联结。该县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反租倒包”的茶园产权利益联结模式,由茶企以500元/亩的价格转租农户茶园后,再将茶园倒包给农户进行管理,并按市场价上浮20%的价格收购农户茶园基地的茶青原料,带动农户增收,实现茶企增效、茶农增收。截至目前,全县茶园“反租倒包”联结模式已带动农户务工7200余人(次),人均月增收1500元,农民得到了实惠,发展茶产业的信心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