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高铁开进大荆山,将源自上世纪60年代的“世外茶源”融入繁华

2022-06-17 17:10:19| 发布者:hbtea| 查看:557| 评论:0| 收藏

郑渝高铁开通后,保康县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保康县作为全山区县,连续4年获得“茶业百强县”的称号,茶叶种植总面积达17万亩,茶企约百余家。此次借着高铁东风,产业也将步入发展快速路。

云雾中的茶园

6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海拔1000米左右的官山世外茶源茶场。进山的路上,沿途满目葱茏。踏入世外茶源的小院,庭前竹林青翠摇曳,篱笆上开满了鲜花。从平台向下望,山坡上是成片的茶园,茶树依然青绿,整齐有序。茶场负责人秦小丽已经沏好了清茶等我们,茶香袅袅。

就地改造老茶场

据秦小丽介绍,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官山世外茶源定位为茶、林、旅融合项目,不仅拥有近千亩的茶园和先进的茶叶生产车间,也是一个集休闲、康养、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项目。

2014年,退休的秦小丽回到家乡保康,到官山茶场故地重游。临近茶场,远望山峰青翠,浅浅云雾点缀其间,十分漂亮。但是茶园已经荒芜,杂草丛生,老厂房已经是残墙断壁,走进院内全是泥巴路,房子破旧得不能住人。

秦小丽在茶园走访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康人,秦小丽见证了官山茶场的繁华。1965年,官山始建官山茶场,出产的“官山银峰”茶,其条索挺细显峰苗,色泽翠绿披白毫,茶汤清澈见底,滋味回甘,在省市乃至全国闻名。后来因种种原因,茶场没落,茶园也荒了,“官山银峰”茶的手艺也濒临失传。

“这么美的地方荒成这样,实在太可惜。”2015年,秦小丽决定接手官山茶场,改茶园、请师傅,用了三年时间恢复茶叶生产。同时,为了保留茶场的历史痕迹,对老旧房屋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大到板房建造的材料,小到桌面装饰品等小物件,山里采购不方便,就上网淘。她笑称自己当时是个“网购达人”,每天县上都有不少自己的快递。

官山世外茶源的茶叶生产车间

最老的茶树有近60年树龄

“刚来时,最起码的生活设施都没有,每天因为施工改造,满院子都是尘土,一天下来,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秦小丽回忆,自己忙活了半年就病倒了,回襄阳住了半个月的院,病还没好利索,放心不下又赶回来。

尽管秦小丽乐在其中,陪她回乡创业的丈夫,第一年就心疼得直掉眼泪,他觉得退休后本可以安稳生活不必折腾。秦小丽还宽慰丈夫说“创业哪有不苦的呢”。

慢慢地,官山世外茶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建设得有了雏形,茶园开辟出来了,茶园酒肆、客栈、书吧等都开始营业。

秦小丽带着茶叶参加展销会

据县志记载,自清朝起,官山就种植了大片官林进行生态保护。林深树茂,山泉甘甜,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官山茶的独特香味。茶园开出来后,为了传承官山茶老品种的风味,纠结了很久的秦小丽决定保留老茶场里原有的茶树。尽管老茶树产量低,做出来的茶叶品相不如新品种,但在几年的精心养护下,已经6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焕发了新生机。

2018年,官山茶场的茶叶生产线正式恢复。2019年参加襄阳市茶叶评比时,官山的茶在78个茶叶样品的盲评中获得十佳金奖。

高铁帮助撬动茶旅市场

茶叶恢复了生产,销路该如何打开?

为了推广自己的茶叶,秦小丽既当老板又兼职跑订单的业务员。她回忆,刚开始跑业务拉客户的时候,从保康到襄阳的高速都还没修通,开车将近要4小时。高速修通后,仍要约2个小时的车程到襄阳。“时间基本都耽误在来回的路上了。”

“现在高铁通了就更好了,十几分钟就可以从保康到襄阳,襄阳又可以四通八达去别的地方。”她还介绍,因为交通不便,重庆成都一带的市场一直是一片空白,这次高铁开通后,路程更加方便,可以作为契机逐渐将川渝市场的开拓纳入日程。

采茶季

如今,官山的茶不仅在国内畅销,每年还能出口近百吨。秦小丽介绍,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茶园一直坚持有机化管理,安装诱虫板物理控虫,人工除草,获得了欧盟有机认证。在采茶季和田间管理时,还能带动周边3个村几百人的就业,提供了一万多人次的就业机会。

秦小丽还介绍,目前官山世外茶源除了茶叶生产基地,配套的还有客栈、民宿、酒吧、书吧、餐厅等,非常适合周边游和短途游。今年正在规划开发原始森林露营地、森林吊桥栈道、森林奇幻木屋等旅游项目,希望高铁开通也能为自己的小院带来更多人气。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鄂ICP备2020015816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04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