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茶叶网消息)7 月 22 日,人社部公布了第七批 17 个新职业与 42 个新工种 ,其中 “代用茶加工工” 首次以独立职业的身份,堂堂正正地纳入了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在此之前,代用茶加工相关工作常常被模糊地归入 “茶叶加工工” 类别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清晰的界定。
如今,它能够独立认证,这无疑体现出我国茶产业正在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大步迈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功能性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代用茶产业顺势崛起,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全新增长点,而新职业的设立正是产业细分与专业化发展趋势的有力见证。

依据《第七批新职业信息》,代用茶加工工是指从事代用茶原料处理、加工制作、品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其核心服务对象是代用茶,即以可食用或药食同源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非传统茶叶饮品,如菊花茶、玫瑰花茶、枸杞茶、红枣枸杞茶、薄荷茶等。从而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功能性饮品的迫切需求,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助力。
在过去,传统茶行业主要以 “茶叶加工工、评茶员、茶艺师” 这三个职业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职业闭环。茶叶加工工负责将鲜叶加工成各类茶叶,评茶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茶叶的品质进行评定,茶艺师则通过优雅的泡茶技艺和茶文化知识,为消费者提供品茶服务,这三个职业紧密相连,构成了传统茶产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的完整链条。
如今,代用茶加工工的加入,为茶行业职业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变革,标志着产业正从单一的制茶模式向全植物健康饮品开发的多元模式转型。代用茶加工工专注于利用药食同源植物开发功能性饮品,与 2023 年新增的 “调饮师” 职业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调饮师擅长将各类饮品原料进行创意调配,制作出满足不同消费者口味需求的时尚饮品;代用茶加工工则为调饮师提供丰富多样的代用茶原料,二者共同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原料加工、产品研发、终端消费的现代茶饮职业版图。在一些茶饮店里,调饮师会将代用茶加工工制作的玫瑰花茶、枸杞茶等与新鲜水果、奶制品等进行调配,推出独具特色的养生调饮,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正是二者协同发展的生动体现 。
代用茶加工工的 “独立出道”,不仅是职业分类的细化,更是消费升级、技术进步与健康理念共振的结果。随着人社部后续职业标准落地,这一职业将成为连接传统植物资源与现代健康需求的桥梁,为茶行业打开 “从茶园到健康” 的无限可能,也为从业者提供了一条兼具专业性与发展潜力的黄金赛道。
信息来源:湖北茶叶网